诺门坎局面如火如荼的时候,李峰的骑兵师便是一支突然崛起的骑兵,引来了双方同等重视。
作战地点偏远,距离铁路沿线较远。
日军需要200公里后勤补给线,苏维帝国需要750公里后勤补给。
这意味着步兵难以支撑整个战局,需要机械化、摩步化部队,还需要骑兵部队介入。
独立军麾下的骑兵师战斗力不错,能轻取搜索联队,意味着比日军骑兵联队的战斗力要高。这样的一支队伍活跃在战场侧翼,是敌是友,需要迅速确认一下。
是敌是友?
当然是友军啦。
本就与苏维帝国联络员伊万诺夫少校交好,拿到了一批苏械援助。
此次行事也必然是打着友军的幌子。
在行军至荒漠区域时,李峰便命人联络外疆、阿朱指挥官方面,电文如下:“独立军与苏维帝国联络官伊万诺夫交好,得苏械装备援助,此次双方交战,李峰中将愿率部共抗关东军,三日内将抵达边境。为引起非必要恐慌,特致电说明。”
得到李峰致电后,库伦城的黄派活佛丹增收哈哈大笑。
丹增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停顿,望着窗外大片俄式建筑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:“有了这一万五千骑兵,外疆便可高枕无忧。”
“关东军打不过来,苏维帝国必胜,我黄派也必然昌盛。”
在诺门坎前线指挥的阿朱司令,也命人跟伊万诺夫取得联系,确认了独立军的情况,了解了一下李峰本人,以及独立军与驻蒙军之间的战事。
“想不到在支那地区,还有这样的一支部队,能够在正面战场溃败的情况下,于局部地区反击获胜。莱茵毕业的军官,确实有两把刷子。不知道跟我们伏龙芝学院毕业的军官比起来,有多少差距?”
有伊万诺夫少校的背书,再加上独立军跟驻蒙军的战绩摆在那,让阿朱司令很想得到这支强有力的外援。如能在独特的时机切入战场,必能改变战场的格局。
对李峰这支骑兵部队,也稍微放松了警惕,允许其在外疆通行。
临近漠南、漠北的边界地带。
骑兵师的行军速度依然稳步前行,感受到海拔的提升,已经入夏的时节,还需要披着毛毡。
李峰缩在马背上,收到了外疆的回电。
真是搞笑,进出外疆的通行证还需要看苏维帝国的脸色,这件事从他李峰入漠北之后,必然要彻底改写。
从交界处往北,率先到西乌尔特集结。
这里是一个分叉路口,向东北方向则是到达诺门坎前线,向西北方向则可以直逼库伦城。
李峰致电双方,告知他们自己的骑兵师会到西乌尔特集结,然后再赶至作战前线。实际上呢,到达西乌尔特后,立刻以急行军的状态,直逼库伦。
杀一个措手不及。
何祝国、孙德胜两人并排而行,非常清楚李峰命令的含义。
苏维帝国可不好惹啊,独立军往东走,那可以继续维持友谊,如果往西走,那可是站在对立面了。
.“孙老弟,李副司令的命令,我怎么有点搞不懂呢。”
“这有什么搞不懂,司令的枪口指哪,咱们往哪冲就完了。跟随李副司令作战的这段时间,少问,少说,执行就行了。次次都能料敌于先机,引导独立军获胜。”
孙德胜是盲目崇拜。
跟着李峰杀鬼子,就没吃过亏。
婵悦小说网